西瓜枯萎病造成的损失率为10%~25%,个别可达100%。
一、西瓜枯萎病症状
发病初期茎基部少数叶片在白天呈失水状萎蔫,夜间恢复,随后病叶、蔓逐渐增多,直至全株。经几次反复枯萎,致全株死亡,叶片呈褐色。病株基部粗糙变黄褐色,常有纵裂,裂口处有红色胶状物溢出。病茎维管束呈现黄褐色,这是田间鉴定的主要症状。也有的植株受侵染后,植株瘦弱,茎节缩短,僵化不长,不结果,持续较长时间后最终死亡。病菌通过土壤、种子等靠风雨、流水传播。发病适温24~32℃,5℃以下、35℃以上不易发病。
二、西瓜枯萎病发病规律
是一种土传病害,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5~6年,病菌也可通过家畜消化道后仍有很强的生命力。植株发病程度取决于菌源数量,日照少、阴雨多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,黄守瓜及地下害虫危害重时也可诱发此病。
三、西瓜枯萎病防治方法
1、嫁接育苗。嫁接育苗可防治枯萎病的发生。
2、选用抗病品种。
3、种子消毒:种子消毒处理,可采用3%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,然后洗净,以备待播。
4、土壤消毒。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72%的克露可湿性粉剂10克或50%的多菌灵8~10克或55%的杜邦升氏拌于垫子土和盖子土中。
5、控制底水不可过多并及时通风排湿,大棚或露地种植西瓜,提倡施用平衡型全水溶性肥料和生物肥,用平衡型水溶肥配成1000倍液浇施,也可配施甲壳素、氨基酸等。
6、调节土壤酸碱度。在酸性土壤中每667米施入钙镁磷肥与炉灰的混合物80~100千克可延缓发病。
7、加强水分管理,防止土壤湿度过大,同时防止机械创伤。
8、发病初期可用500~600倍高锰酸钾灌根,连续2~3次,浇灌根部。